今年以来,XX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健康需求为导向,依托互联网等技术优势,大力推进高技术、低成本、高效率、高满意度的“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模式。
(一)大力推动信息化升级改造,优化居民就医流程。全市公立医院现场、电话及网络三种预约挂号全部开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预约挂号、查询医保账户余额、实时门诊缴费、价格查询、自助打印报告等功能惠及群众;综合健康医疗线上线下业务,打通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诊前、诊中、诊后业务环节,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闭环健康管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二)发展“互联网”诊疗,实现优质资源下沉。成功打造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辖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为辐射点的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诊断会诊系统,将二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银川市“在线互联网门诊”,使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患者不出乡、不出县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各医院临床骨干专家通过“好大夫”APP开展网上门诊服务,在线向广大群众解疑答惑、指导用药及宣传日常疾病防护知识等。
(三)促进“互联网”对口支援,帮扶效果显著提升。“京银、闽宁”医疗合作项目初见成效,市人民医院成功对接北京市石景山医院、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实现现场远程会诊6例,远程指导手术4台,远程学术交流3次。邀请闽宁对口支援专家通过蓝卫通远程会议视频系统对9家乡镇卫生院、300余人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区外三甲医院的远程医学教育培训40余次。
(四)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强化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进一步顺应“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需求,XX市投入40万元对基层电子政务外网进行提质增速,乡镇卫生院网速增至50兆,村卫生室网速增至20兆,;投入100万元为全市85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购置“在线互联网门诊”配套设施和网络服务器,为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支持。
(五)推行“网上签约”服务,发挥家庭医生作用。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电子签约服务,通过APP定期向群众发布健康宣教知识、疾病防控措施等内容,群众网上预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各村医利用APP进行入户随访记录、指导用药等。
(六)普及“医保人脸识别”系统,锁定医保欺诈者。广泛普及“医保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智能监控打击、防范骗保贩药等行为,进一步肃清医疗卫生行业诊疗环境,规范医疗诊疗行为,为国家资金和群众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实现医疗保障数据与相关部门数据联通共享,逐步拓展在线支付,推进“一站式”结算,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