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为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双创”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抓好政策落实,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持续提供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金融扶贫基金、“双创”基金等平台,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为全市有创业意愿的人群提供创业贷款扶持;为建档立卡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财政贴息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加大创业补贴力度,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建档立卡户积极创业。大力扶持企业兴办扶贫车间,鼓励镇河塔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民生佳苑就业创业街带动个体工商户发展,扶持水木灵州早晚夜市和高庙巷、镇河塔劳务移民早晚市等“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增加经济效益。依托XX市三园草制品创业基地,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资源聚集和辐射引领的积极作用,已培育创业实体786个,创造新岗位1070个,带动就业2550人。
(二)建好人才队伍,增强创业创新后劲。拓宽政策覆盖面。重点支持现代纺织、再生资源、奶产业、畜牧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完善在外人才队伍信息库,壮大人才队伍,力促“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截至目前,已推荐上报第二届“XX才俊”初步人选75人,申报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7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1人,推荐申报宁夏亿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XX市文化馆人才小高地2家。深化经营管理人才“领跑”、实用技能人才“竞技”、社会事业人才“保障”、特色文化人才“传承”、农业农村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互联网数字经济人才“快车”等“六个行动”。助力打造昊王、夏能等博士后科研站,支撑星通、职业中心等实用人才培育基地发展,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
(三)做好技能培训,提升创业创新能力。针对现代纺织、奶产业等用工需求,探索设立重点产业培训专班,举办企业紧缺工种、特色实用工种等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班,实现培训与产业发展结合,与企业需求接轨。充分利用生态移民区创业就业暨生产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平台,把无技能和技能不足群体作为培训重点,加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推进便民服务,积极为各类创业者建立跟踪服务档案,实行创业指导帮带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继续前置相关业务到村(社区)申请受理,减少办事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