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多举措助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时间:2025-05-22 10:23 作者:信息简报写作网 字数: 字

XX县多举措助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逐步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该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的首位产业重点培育,每年设立2000万元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重点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仓储营销、品牌认证、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并积极争引国家和省级财政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基地初加工等项目资金。2019年,该县已落实中药材播种面积达25.36万亩,其中建成千亩连片示范基地29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6个 。

二是持续提升规范化生产水平。坚持以规模经营促进标准化生产,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18.8万亩,引进安徽井泉药业建立连片标准化基地2.5万亩,与北京同仁堂药业签署有机中药材战略合作协议,发展有机中药材5000亩。不断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和认证标识,认定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10.5万亩,5家企业取得中药材GMP、GSP、GAP认证,4家企业的8个中药材品种取得有机产品认证,经省药检部门检测,板蓝根、黄芪、甘草、党参等药用成份均高于药典标准。

三是不断完善产业化链条结构。先后建成中药材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扶持发展中药材初加工户33户,加工能力达1.3万吨。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培育中药材合作经济组织400多个。进一步健全中药材营销体系,投资1.26亿元新建集孵化、咨询、电商、投融资等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入驻中药材种植、加工及营销企业68家。成立XX县中药材行业协会,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在陇西、安徽亳州等地设立直销窗口13个,发展中药材购销经纪人110名,建设小型初加工作坊17个。

四是努力提升中药材种植技术。先后引进黄芪、党参、当归、大黄、独活、羌活等新品种14个,种植品种已由2000年的6个发展到28个。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移动喷灌、覆膜垄作、工厂化育苗等中药材种植新技术、新成果21项。研发中药材种植、收获机械,大力推行机械化作业示范,机械化作业面积达18万亩。同时,依托县内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和外聘专家“三支”专业队伍,培育中药材技术员70多名,强化中药材技术指导服务,加快中药材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


XX县多举措助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