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建立“三项制度”着力破解党建责任落实中的突出问题,全力夯实党建责任落实之基。
一是围绕基层党建“抓什么”,建立党建议题征议制度。为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着力破解当前基层党建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建立《面向乡镇和县直部门“开门征党建、季度议党建”制度》,每季度要求乡镇场(街道)和县直部门各党(工)委(党组)向下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开展党建议题征集活动,定期对征集的议题开展讨论研究,提出解决措施或形成初步解决方案。同时,每季度县委组织部从中梳理汇总部分重合度高、解决难度大的急难议题,讨论研究作为县委常委会季度党建议题清单,提请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解决,县委常委会根据情况明确牵头负责人、项目和对应责任主体,细化推进落实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同步建立定期督查、回访、评议、意见反馈和考核激励等机制,对县委常委会议定的党建议题落实情况进行过程跟踪,确保工作实效。
二是围绕基层党建“谁领抓”,建立县级领导挂包制度。为充分发挥党员县领导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建立《党员县领导“挂镇包村”联系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要求全体党员县领导至少挂钩1个乡镇场(街道)和1个软弱后进村(社区),联系指导基层党建做到“七个一”,即每季度到联系点指导党建工作不少于一次,每年与挂钩乡镇场(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一轮谈心谈话,为联系点党员上一次党课,参加指导一次联系点党支部的党员组织生活会,帮助联系点化解一批党建工作难题,检查一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撰写一篇针对性和指导性强的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同时,县委常委要结合所挂乡镇场(街道)和所包村(社区)基层党建实际,按照“切口小、有难度、示范性强”的原则,每年确定一个基层党建“常委项目”,定期会同所挂乡镇场(街道)研究解决相关工作方案、推进举措等,确保年内取得实效,把联系点建成党建工作示范点;年底,向县委常委会进行一次党建述职,强化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抓好统筹协调,全力将联系点党建工作抓实抓好。
三是围绕基层党建“抓落实”,建立党建实绩公示制度。为强化党组织书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建立《乡镇和县直部门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实绩季公示制度》,要求党组织书记每季度对市、县委“书记项目”及年度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季度落实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总结,及时通过公开栏、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实绩公示。实绩公示期间,党员群众可以通过党建热线、微信平台、网络邮箱等载体对季度实绩公示内容进行评议监督。县委组织部把“按时公示、实绩突出、党员群众评价较高、经得起检验”等要素作为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评比表彰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虚报、夸大党建工作实绩的,将进行批评教育,勒令改正;对应付糊弄、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将进行约谈,形成压力传导,全力推动党组织书记履行抓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