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党员分类管理,近年来,市宿豫区创新实施“四式联动”工作法,建立“目标式、余热式、帮扶式、分类式”党员分类管理模式,因人施策,靶向发力,进一步提升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标式”管理,让在职党员“在位”必“有责”。紧扣“双报到、双服务”活动,进一步密切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之间、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之间的联系,构建“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居民评单”闭环服务新模式,引导在职党员结合自身教育、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服务群众中担当作为。截至目前,全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2318余人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162场次,帮助解决问题480余个。
“余热式”管理,让离退党员“退位”不“褪色”。充分发挥老党员作风硬、情况熟、阅历深的优势,鼓励老党员积极参加“银发先锋进小区”行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每年集中或上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此外,将有能力、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安排在搬迁、信访等重要岗位,让他们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
“帮扶式”管理,让困难党员“暖心”更“安心”。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对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党员进行定期探视,积极开展送学上门、送医上门、贴心代办等服务,做到关爱帮扶常态化;对有专业技能的困难党员,通过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支持,指出路、给平台,让其主动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摆脱困难困境。结合每年“两节”“七一”慰问,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详细了解困难党员情况,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困难,让困难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截至目前,全区走访慰问困难党员673人,帮助就业1200余人,解决各类困难364个。
“分类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精准摸排流动党员“数据库”,指导流动党员党支部针对四类流动党员即“外出创业流动党员、外出相对稳定就业流动党员、外出灵活就业流动党员、在外居住流动党员”的流动党员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实行专人专管、定期更新,对摸排出的2052名市外、省外流动党员“精准画像”。创新实施流动党员“星火相豫”工程,构建流出地+流入地“结对共建、双向共管”模式。累计成立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22个,形成“筑燕工作法”“五链一图工作法”等一批特色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