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宿城区推行以1个体系、2支队伍、3个平台、4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法,实现社区管理“无缝隙”、服务居民“零距离”。
构建“1”个体系,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建立以城市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党员楼栋长”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组织体系,成立16个“特色支部”、600余个楼栋党小组,吸收50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联合9个区直单位,每月10日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会上解决难题,联动推进工作。
打造“2”支队伍,推动公共服务精细化。一是建立社区网格员队伍,每个网格明确一名网格长,从社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中选聘1500余名专职网格员,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二是建立“党员楼栋长”队伍,在业主委员会、网格党支部、在职党员、党员志愿者中选拔1600余名“党员楼栋长”,对接“群众点菜”,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搭建“3”个平台,推动党建工作品牌化。一是搭建小区网格互动平台。划分社区、楼栋、网格 “三级”平台,形成上下贯通、互联互动、有机衔接的线上收集、反馈信息链。二是搭建楼栋长反馈平台。开发“宿城楼长在线”手机应用程序,组建144个党员楼栋长微信群,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自2月上线以来,收集问题建议48条,办结42条。三是搭建多方联动服务平台。以“党员楼栋长”队伍为核心,形成部门联动、小区治理议事会等多方联动服务机制,破译小区治理难题,如电梯不畅、停车位不足、绿化破损等。
健全“4”项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一体化。一是建立“三位一体”机制。构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三位一体”治理机制,提升小区服务水平,充实社区治理力量,夯实网格党支部建设基础。二是建立在职党员报到机制。在职党员主动亮身份,参与社区建设和志愿服务中,表现情况纳入“党员e家”积分管理。三是建立“评星定级”机制。对“党员楼栋长”明确差异化、可量化的评定标准,确保每名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有目标、肩上有担子。四是建立激励管理机制。以网格党支部为单位,精准考量日常表现,及时评选“优秀党员楼栋长”,引导党员楼栋长敢于担当、勇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