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泗阳县深入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深化“12345”工作法,系统集成“红色物业”“党员楼栋长”“综合执法进小区”“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工作载体,健全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运行机制,推动党的组织向小区延伸,不断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红色堡垒建进小区。搭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小区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对全县小区党支部办公设施、功能布局和氛围营造等进行统筹规划,提升小区党组织阵地建设水平。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负责人,鼓励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与小区党支部交叉任职,进一步理顺小区党支部、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三方关系。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或改造小区支部阵地96个,建成市县示范点25个,真正把党组织建到了群众家门口。
红色力量汇聚小区。全面推行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联席会议制度,由小区党支部召集,集中商议物业管理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重大事项。按照“按需引进,对需服务”的原则,鼓励并支持党支部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法律援助、居家养老、爱心助学、文化建设等专业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深入开展在职党员报到服务进小区先锋行动,把在职党员从“八小时内岗位履职”延伸到“八小时外为民服务”。截至目前,共发动7486名在职党员进小区报到,解决居民诉求13000余起,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红色资源下沉小区。整合公安、城管、住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等单位以及街道、社区工作力量,以小区为单位设立“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组建联勤执法队伍,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服务前移。积极探索组织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模式,鼓励街道社区内驻区单位与临近小区党支部签订组织共建协议,每年排定一批共建项目清单,通过设立固定服务点、固定服务日,建立服务居民长效机制。探索建立财政保障、社会支持、社区自我补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推动人、财、物等资源向社区一线倾斜,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