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城区深入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采取“明责、赋权、扩能”等举措,持续提升小区党支部组织力,实现难题在小区解、作用在小区显、服务在小区办。
明责立规,破解治理领导核心缺失问题。针对小区多头管理的问题,从区委层面出台“把支部建进小区”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意见及配套实施办法,明确小区党支部为居民小区治理的领导核心,按照“一小区一支部”,应建尽建小区党支部115个。制定小区党支部职责清单,明确组织建设、疫情防控、矛盾调解、协商议事等六大板块56项职责,常态运行“三位一体”联席会议、“红色议事会”民主协商、对上“约请”等机制,推动党支部成为小区各方的“主心骨”。
赋权增效,破解执法权限欠缺问题。针对小区党支部“无权管理”问题,强化小区党支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职责,赋予议事权、决策权、建议权、监督权、评议权等五项权力,推动从小区“被动找”到各方资源“主动来”的转变。创新实施“支部吹哨、街道调度、条块联动”四级吹哨机制,小区党支部及时响应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联合公安、消防、城管等职责单位,联动解决违法建设、消防隐患等小区“管不到”“够不着”的问题1100余个,不断缩短执法队员、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距离。
扩能提质,破解服务资源不足问题。针对小区力量不足、资源紧缺问题,深化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联双服”工作,市、区9000余名在职党员到所在小区报到服务,一旦发生疫情封控紧急情况,在职党员就地“转岗”成为战疫志愿者,协助小区党支部开展秩序引导、核酸检测,构建起无缝转换、及时响应的“平战结合”疫情防控机制。注重资源向小区下沉,建立“居民点单、支部下单、社区买单”服务购买机制,定制打造了“童心向党”“幸福食堂”等公益服务项目,形成全兜底、有温度的“红色服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