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换届结束后,宿城区围绕换届后干部培训总体安排,集中2个月时间,对新当选乡镇党委委员进行全覆盖的岗前培训。
对象“分类”,干什么学什么。坚持“因岗适宜”,将党委班子成员按照职务和分管工作分为4类群体,分别设计授课内容。对党委“一把手”,以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主要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安排党性教育体验教学和综合能力培训两期脱产培训班;对党委副书记,安排群众工作能力和社会管理创新专题培训班;对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和宣统委员,由对口单位牵头组织专题业务培训班;对一般党委委员,围绕“如何当好副职”主题,安排党委副职干部培训班。
内容“分班”,缺什么补什么。坚持“一个班次、一个主题、一类对象”,精细化配置培训班科目。一方面,将党性教育放在教育培训的突出位置,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开设“朱瑞将军纪念馆—宿北大战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的党性教育专线,打造《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永远的忠诚》等党性教育精品课程,作为各类培训班的必选科目。另一方面,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建立覆盖全区干部的培训需求数据库。在设置培训课程时,结合参训干部具体需求,安排城镇建设、社区治理、应急处理等具体科目。
管理“分阶段”,做什么考什么。融考察评价于学习培训全过程,建立区委组织部跟班人员和培训班班委会联合管理机制,考察了解干部的培训表现。培训课上,观察记录学员遵守培训纪律与课堂表现情况;培训课后,采取短信考学、专题汇报会等形式,考核干部对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培训期间,近距离了解学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培训结束后,以量化打分形式形成干部培训的总体评价,并作为提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