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创新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富民同频共振。
一是党建+电子商务。实施“支部+电子商务”党建富民工程,构建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培训电商人才20余万人。将“双带”能力强的电商大户选入村“两委”,并为480个村各选配一名既懂党务又懂电商的专职副书记。坚持把党员培育成电商,把电商培育成党员,把党员电商培育成“红色电商达人”,先后培养党员电商1200余人。建立“1+3”帮扶机制,每1名党员电商帮扶1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户低保户和1名电商学徒。在支部助推下,全县活跃的网店超过4万家,4个乡镇被评为全国淘宝镇,41个村被评为淘宝村。
二是党建+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活动,组织全县村书记参加农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成立由40名技术专家、创业典型、“红色电商达人”以及“土博士”、“田秀才”组成的导师团,建立6个微信群,采取“线上”实时政策咨询,“线下”经常性地深入田间地头 “一线”技术指导,着力解决村书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协调银行机构推出“支书贷”业务,为461名村干部发放贷款 8326.25万元;评选表彰20个“支书领头调结构”示范基地,发放奖补资金22.25万元。目前,全县村书记通过本人领办、协办、招引、服务等各类形式创办项目499个。
三是党建+精准扶贫。将薄弱村转化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作为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的必谈事项,压实党建富民责任。探索实施“资源开发、资产经营、资金运作、产业延展、股份合作、项目招引、物业经济、村企结对”等“十大”增收扶贫模式,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促进经济薄弱村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目前,全县59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村村有集体增收项目,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超过30%,32个经济薄弱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8万元,经济薄弱村书记创办项目71个,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1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