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难问题,泗阳县探索“三不”工作法,着力当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员”“辅导员”和“勤务员”,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当好“管理员”,确保组建阵地“不滞后”。针对我县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苏州、杭州两地,向全县19家乡镇街道、102家非公企业发出“寻人帖”,扎实开展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工作,建立苏州、杭州流动党员“信息库”,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动去向、从业种类、联系方式等,实时动态更新。截止目前,已排查出苏州流动党员480名,杭州流动党员366名,建立了苏州、杭州流动党员“红驿家”,让外出流动党员在异地他乡实现组织生活常态化,作用发挥最大化,提升流动党员归属感。
当好“辅导员”,确保学习教育“不掉队”。依托微信、QQ等新媒体,实现238个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党员微信群”全覆盖,支部定期将学习资料、视频、活动照片等发送到微信群中,让在外的流动党员与在家党员同步学习、同步活动、同步管理。建立流动党员“每周一学习、每月一活动、每季一汇报”制度,定期通报学习、交纳党费、参加活动情况,督促流动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开展“一句话承诺”征集公示活动,提升流动党员责任感。
当好“勤务员”,确保服务关爱“不走样”。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关怀,面向有创业意向的流动党员推出“红创贷”,利率在同档次利率基础上下浮60%,最高可获得500万元贷款,目前已累计发放1600余笔计2.7亿元,为创业流动党员让利600余万元,进一步激发了流动党员创业致富的热情。对流动党员的留守家人,在“七一”、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上门走访慰问活动,让他们出了问题有人找、学习政策有人教、思想困惑有人导,增强党员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