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宿城区接续3年实施“红雁”领航行动,探索专兼并举、认证管理、发包支持的工作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
专兼并举“选”。采取“区级选聘、镇园选派、企业选定”方法,建立专职党建指导员和兼职党务工作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两新”党建工作力量。区级层面,公开选聘16名专职“红雁”党建指导员,“一对一”指导产业园区和城市商圈“两新”党建工作,“红雁”党建指导员参照事业人员核定待遇,在“红雁”指导站驻点工作。乡镇和园区层面,在辖区内党建基础较好的非公企业中选聘兼职“红雁”党建指导员,就近支持党建工作薄弱的“两新”组织开展工作。“两新”组织层面,从企业管理层、人事部门中明确专人兼职负责党务工作。兼职指导员和党务工作者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发放党务津贴。
认证上岗“用”。推行资格审核、任前培训、定期考评等系列举措,建立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管理模式。党务工作者履职前,由区委组织部从专业背景、任职经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审核通过后,集中参加一期不低于7天的初任培训,培训结束后发给证书,享受工作津贴。任职期间,制定政治素质、履职能力、突出实绩、党员评价等12个具体考核指标,每季度按照2:3:4:1比例考核评比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类人选,进行公开公示,连续3季度评为较差的,予以辞退。
发包资金“扶”。整合财政和党费资源,设立200万元“两新”党建工作经费,并以发包形式,支持“两新”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发包包括公开征集、定向投入、考核验收等流程。公开征集环节,“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围绕“两新”组织党组织实际需求,确定基础提升、党建活动等主题,向区委组织部申报工作经费。定向购买环节,“两新”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经过征求意见、党群研究、申请审批后,与社会组织签订合作协议,由社会组织实施购买的公益项目。考核验收环节,项目实施结束后,由区委组织部组建考评小组,按照项目实际成效予以拨付资金。近年来,先后开展了“记忆老·重返幸福路”、“相约西湖路·共享新生活”活动,凝聚人气商气,唱响红色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