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着眼于变被动的事后查处为主动的事前防范,以“四早机制”建设为抓手,有效前移干部管理监督关口,强化干部日常严管约束。
聚焦重点早预防。实行“五个必谈”,对关键岗位、风险领域、满意度低、工作落后、群众有微词的重点对象,综合运用常规谈话、调整谈话、关爱谈话等措施,经常性帮干部上紧“发条”。聚焦关键时期节点,在班子换届、干部调整、机构改革等重要时期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等特殊节点,通过提醒谈话、推送提醒短信、寄送勤廉“红包”等举措,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监督。同时,在抓好干部日常警示教育的基础上,与539名乡科级干部家属签订《“廉内助”承诺》,教育引导其主动承担“八小时外”监督提醒义务。
分类关爱早监护。对新提任的乡科级干部,实行为期1年的“特别监护”,从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精准落实关爱监督措施,防止干部成长“黄金期”变成“危险期”。对一地任职满3年的正职干部,围绕其政治表现、选人用人、落实经济责任等情况进行“健康体检”,避免离任审计时出现“大毛病”。对在财务管理、组织人事、项目建设等重点岗位任职满5年的干部,围绕其规范履职、廉洁自律等情况,每年开展1次“把脉会诊”,帮助干部健康成长。去年以来,共对68名新提任干部、11名正职干部和85名重点岗位干部落实监护举措。
关注日常早发现。实行“555”干部访评工作法,县委组织部成立5个访评组,分别挂钩联系一批乡镇单位,通过周联络、月调研、季座谈、半年述职、年度考核等5个载体,结合常态巡察等工作,实时掌握干部政治表现、效能实绩、思想动态、难点困惑、群众口碑等5个方面情况,经常性近距离接触了解干部。在畅通干部线上、线下监督举报渠道的基础上,与公检法、信访、征信等部门建立信息定期通报机制,并采取考察访谈进社区、进家庭等举措,扫除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盲区。
防微杜渐早干预。对综合考评、任前考察、日常了解搜集到的干部负面信息,按照政治、品德、作风、廉洁4个类别,建立干部监督预警信息档案库。实行“三色预警”机制,针对干部出现的苗头问题、轻微问题、明显问题,按黄、橙、红三个级别,分别采取函询、约谈、警诫等措施,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同时,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制度,去年随机对76名干部进行核查,分别对4名瞒报、12名漏报、9名信息填报不实的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