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以标准化建设为保障、以民生保障为牵引、以文化需求为驱动,持续增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着力建强群众“有事来办、没事来玩”的升级版红磁场。
注重基础建设,提升硬实力。对全县所有面积不达标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县乡财政共投入1亿余元新建、改扩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步打造集治理服务、形象展示、党性教育、娱乐健身等于一体的党建广场,全县所有涉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达到400平方米以上。制定《沭阳县村(社区)基本阵地规范化建设标准》,推动“红磁场”阵地规划、政治功能、设施配置、挂牌工作、管理运行、服务内容“六个规范化”建设。为每个村(社区)设立38万元村级运转经费、1万元基层党建专项经费,有效保障基层运转。
注重功能聚合,提升软实力。集聚乡村卫生室、农资超市、商店等功能体,全面打造综合服务矩阵,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直接享受社保、卫健、民政、助残等68项便民服务;总结推广村级问政质询、党群见面会、“六到村”工作法等举措,创新小板凳嚓呱会、小院子议事会、小广场座谈会,以“拉家常”式的讨论实现大家议、议大家。充分利用党员、乡贤力量,探索设立红色党建小分队、乡风文明小喇叭、便民服务小跑腿、创业就业小平台、生态宜居小管家、网格治理小板凳等六支志愿队伍,共画乡村治理“同心圆”。今年以来,已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万余件,有效化解各类信访疑难积案30余件,新增信访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3.2%。
注重文化引领,提升号召力。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为每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1套运动器械、1套照明设备、1套影音播放设备,整合宣传、文化等部门资源联动下沉,广泛开展小村春晚、广场舞大赛、网络直播、红色电影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今年以来,每个涉农村(社区)平均开展特色活动5次以上,影响辐射群众达50万人次,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了党员群众愿意进来、留得下来、还想再来的“红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