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就业群体人员分散、党员管理不到位、组织参与行业经营能力不强等问题,宿城区创新实施新就业群体“暖骑融心”工程,通过延伸党的触角、加强服务管理、强化堡垒作用,不断扩大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抓实“两个覆盖”,拓宽红色链条。实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动态清零”行动,构建由区“两新”’工委牵头,会同交通、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和15个镇街道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对全区快递、物流、电商、互联网企业进行核查摸底, “一企一策”建立党建工作台账,实现企业信息清、经营情况清、党员情况清楚、党组织情况清楚、党组织书记情况清“五个清”。选聘6名专职党建指导员,按照工作单位、工作地点、个人信息、活动轨迹“四个明确”原则,对350名党员重新建档造册和新排查的91名流动党员、隐形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开展组织跟进覆盖,对于有3名以上的正式党员且职工比较稳定的公司,单独组建党支部11个,对于行业中企业数量超过50家、党员数量超过100名,组建货运物流、外卖送餐行业党委2个,新培养35名新业态企业骨干、青年从业者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提高关键岗位党员职工比例。
深化“两类服务”,激活发展动能。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诉求表达和权益维护“梗阻”问题,打通交流沟通渠道,在“先锋宿达365”手机APP上开设“小哥有话说”“我要维权”专栏,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难题,完善“诉求收集—分类交办—跟踪落实”处置机制,及时帮助解决。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式权益服务体系,联合行政审批局开通“码上办”平台,整合医保报销、法律援助、失业登记等16项政务服务,实现“一键扫码办理”,通过“先锋宿达”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行业动态”“就业招聘”“健康义诊”“暖心助困”等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劳动保护、心理健康引导等方面的帮助,线下在街区、小区建成182个“车手微家”、“歇会儿·蜂宿驿站”,免费提供饮水机、应急雨伞、充电器、防疫物资等便民设施和急救箱、口罩、消毒凝胶等医疗用品,打造 “15分钟服务圈”, 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
发挥“两大作用”,提升行业形象。发挥新就业群体机动灵活、联系群众密切等优势,通过党组织引导带动,融入社会治理、引领行业发展。创建新就业群体“小蜜蜂”志愿服务党建品牌,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3支,在外卖送餐、快递行业,开展乱停乱放直报、私搭乱建整治等“随手拍”主题活动,配合公安、城管参与社会治理。开展新就业群体“先锋行”系列展播,广泛宣传典型先进事迹,评比网约车“文明先锋”,设置“党员网红主播”“红色直播间”等功能,展现行业新风貌。疫情期间,外卖快递、网约车行业党委发挥熟悉楼宇楼栋、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组建抗疫先锋队11支,为封控小区群众及时配送油米、蔬菜等生活必需品340批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