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市宿城区选聘134名返乡新村干回乡创业富民,为切实解决履职创业问题,提升服务能力,宿城区抓住“管、考、用”三个环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突出培优培强,优化培养体系构建。出台《宿城区本土大学生回乡创业富民引进人员管理考核办法》,构建“三三三”培养体系。及时了解创业技能、市场行情和知识结构等实际需求;工作、创业、生活中的问题困难;思想和工作动态等三类情况。实施联合培训、集中会办、导师引路三项举措,针对需求,由乡镇党委联合创业办、农工办、农委等部门,邀请行业内专家开展专题授课;针对问题,区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分别每年、每半年开展集中会办,解决一批问题;针对困惑,各乡镇党委为每名返乡新村干配备党性导师、工作导师和创业导师各1名,帮助尽快进入角色。提升政治坚定力、村务履职力、创业带富力三种能力,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每季度向村级党组织汇报思想,并在组织生活会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AB岗值班制度,每月线上、线下同时公开;定期开展项目巡检,对创业项目质态进行评价,提升致富带富效果。
突出考准考实,深化考核机制落实。建立前置排查、集中考核、联动过堂立体分类考核机制。前置排查,分类锁定重点。区委组织部成立专门督察组,通过集中座谈、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摸清在村工作和项目情况,筛选工作突出和落后人员,并将在村工作较少人员分为项目投入大、工作存疑、长期离岗三类,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村居随机复核。集中考核,分类评价实绩。由乡镇组织、宣传等条线部门联合考核,综合分管领导、驻村干部、村书记等评价意见,对创业项目、分管工作进行打分,并对履职情况进行评测,按40%、30%和30%加权,并明确加分项。联动过堂,分类确定属别。区委组织部牵头对全区所有返乡新村干逐个过堂,重点对工作成效界定、工作推进评价、人员去向确定等存疑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将返乡新村干分成拟重用、拟任用、拟培训、拟考察、拟辞退5类,经乡镇党委研究后,报区委组织部备案。
突出能上能下,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针对人员考核情况,严格结果运用,建立“六个一批”结果运用机制,畅通返乡新村干出口。针对主要领导空缺,返乡新村干创业项目质态好、在村工作突出的,提拔重用一批;针对副职岗位空缺,返乡新村干能力较强、群众口碑较好的,正式转任一批;针对在村工作基本胜任,但项目推进缓慢、带富不明显或有其他培训需求的,多维培训一批;针对投入精力较多,村居工作投入较少、上手较慢的,由乡镇统筹,适岗锻炼,跟踪考察一批;针对无心在村发展的,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停职辞退一批;针对因重用转任、辞退新产生的空缺岗位,补充招聘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