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宿城区创新党建引领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新模式,着力解决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中“权责不清”、“监管缺位”、“发展乏力”等问题,目前该区试点农村新型社区11个,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坚持“三位一体”,解决权责不清问题。一是完善党组织设置。根据村居实际合理设置党组织,对整村推进、人户相对一致的农村新型社区,维持原村居党组织设置;对跨村居住、人户分离的新型社区,单独设置党组织,受所在地村居党组织领导,对规模较大的可由乡镇党委直接领导,并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单独成立社区党组织4个,常态开展组织生活,提供综合便民、创业就业、文化体育等服务。二是强化物业管理。根据社区实际,成立或引进物业公司,负责物业费收取、管理和使用,合理确定保洁、保安人员待遇,新型社区绿化管养等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秩序管理、水电、道路等公共设施维修等,例如洋北镇张庄小区由村集体成立物业公司,由支部书记担任总经理,并承担园区道路管养,反哺物业管理资金缺口,提升管理水平。三是突出业主自治。11个试点社区已成立业主委员会,选出主任、副主任各1名,成员7-9名定期召开业主委员会大会,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与物业公司、党组织进行沟通,先后协调解化解矛盾700余个,同时在物业公司选择上提供意见,并监督和协助物业公司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支持和帮助小区开展各项工作。
健全三项制度,解决监管缺位问题。一是建立“三务”公开制度。按月公开农村新型社区党务、事务、财务等信息,规范内容和形式并在党员活动日开展“三务”质询,重点关注物业收费标准、物业管理项目、费用使用范围、党组织生活、党群议事决策等内容,先后接到社区群众意见300余条,全方位接受监督。二是建立党群议事制度。定期召开党群议事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由农村新型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驻村单位代表等参加,重点讨论、研究农村新型社区“三重一大”等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解决农村新型社区运转中出现的问题100余个。三是建立巡查监督制度。针对“三务”公开和党群议事制度执行,乡镇按月自查、区委组织部按季度开展巡查,并不定期开展抽查,先后开展自查、巡查、抽查十余次,反馈问题170余个,正在有序进行整改,整改成效将作为乡镇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参考,避免时紧时松。
完善三项保障,解决发展乏力问题。一是加大支部富民力度。盘活现有资源,加大企业招引和扶持力度,注重企业质态,着眼效益好、用工多、易上手等企业特点,先后招引吉龙塑胶、捷锋帽业、木易杨工贸等企业30余家,带领带动周边近千人就近就业。二是加大社区支持力度。社区物业管理由物业费保障,不足部分及社区基本运行经费缺口,由村、乡两级保障兜底,对于如遇其他重大支出费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上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由镇党委研究后决定,如东方花苑小区,今年以来中扬镇先后投入90余万元用于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群众对社区事务参与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三是加大先进选树力度。广泛开展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在安全监管、治安防范、矛盾调处、为民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巡逻巡查、平安创建、治安宣传等活动,每个农村新型社区分别组建一支以党员为主体,群众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1000余件,营造文明、和谐、温暖的邻里氛围,逐步提升农村新型社区的自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