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阳县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基层基础,注重在建强书记队伍、激发组织活力、提升发展能力上下功夫,着力夯实农村党建根基,提升基层党建质效。
紧盯关键人,建强村书记队伍。出台进一步严格村书记双重管理六条规定,在选拔任用标准、任免审批环节、适岗综合能力、任前公示制度、任前双重谈话、补缺离职时限等方面从严要求,严把村书记入口关。实施“三年轮训”计划,分7期组织村书记到苏州农干院等进行系统培训,持续举办“脱贫攻坚奔小康”专题培训班,县乡联动举办“富民论坛”235期,提升履职能力。设立150万元“富民领航奖”,出台“红创贷”金融扶持政策,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支书牵头抓生态”“支书带头送岗位”等活动,发展桃果、菊花、中药等特色农业产业,提升村书记带富领富能力。
狠抓关键事,增强组织凝聚力。严肃开展组织生活。因时因地制定党员活动日方案,依托远教“云监控”系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指导;出台组织生活五条规定,为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划出“硬杠杠”,今年以来,先后有3名中层干部因无故缺席组织生活3次以上暂缓提拔使用,2名党支部书记被诫勉谈话。狠抓后进支部整顿。列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六大典型问题,即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空缺、村“两委”负责同志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生活开展不正常、信访矛盾纠纷突出、宗族宗教干扰渗透严重等,今年共排定20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通过实行“巡诊”机制和“脱弱摘帽”活动,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成功转化。
抓在关键时,提升基层发展力。围绕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配套制定“三同步”工作法,即党组织与居住区同步设立、党建工作同步开展、党员作用同步发挥,提升党建引领力。紧扣年底考核,组建9个巡查组,对各村党建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筛查,梳理问题清单、进行定向交办,对整改不力的村党组织进行特别监管。启动村干部优储优选优培“三优计划”,深化返乡兴村新村干新“三当”培养模式,把新村干当后备支书来培养、当振兴人才来使用、当创业青年来扶持,充实村书记后备干部库,为明年村支“两委”换届储备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