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解决党课教育质量不高等共性问题,沭阳县创新 “四大”课堂,拓展党课教育模式,让党课深入群众,取得较好成效。
重视案例教学,打造“故事”课堂。采取“一本书一堂课”的方式,为全县1806个基层党支部发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对标先进典型,树立先进意识。在准确把握党员干部需求的基础上,按党员类别组建党员干部、党课名师、党员模范、农民党员等4个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不断拓展党课的实效功能,灵活党课授课方式。
创新融合载体,打造“文艺”课堂。沭阳县紧扣时代与社会的脉搏,不断创新党课载体,推出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文艺”党课,将党课内容编写成文艺脚本,以快板、诗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出来,使理论精髓通过演员的倾情演出传递出来,起到在潜移默化中摆事实讲道理的作用,让广大党员群众看得更有内涵,更有味道,使党课与党员产生共鸣,实现了党课的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大众化,让党的理论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聚焦服务产业,打造“一线”课堂。针对农村农忙农闲区分不开,甚至个别党员因上党课耽误农活,而出现了被动情绪等问题,沭阳县坚持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农村党员生产生活实际,以产业一线为主,把党课搬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牛棚圈舍,现教现学、现场解答疑难,党课方式变“固定”为“流动”,用“流动”党课取代了“满堂灌”式的集中授课,授课方式简单活泼、便于操作、实践性强,乡土气息浓,做到哪里有党员,党课就跟进到哪里,真正做到了党课“动”起来,党员“活”起来,因此受到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普遍欢迎。
紧跟时代发展,打造“指尖”课堂。充分利用“微课堂”学习方式灵活、生动的优势,弥补传统党员学习教育受工作、时间、地点、人员限制等短板问题,不断延伸“党课”服务触角,增强党课授课效果。通过花乡先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平台载体,上传、分享各类视频、课件、语音学习资料,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党历新中国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党员开展线上互动交流,做到学深、学透、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