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综合考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提升;重年关、轻日常;重奖惩、轻反馈”问题,泗洪县全面延伸考核内涵,重点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有效推动“考准考实”向“提质提效”转变。
事前抓质量,保证考得服。科学的考核办法,是实现平时考核的关键。围绕出好高水平“考卷”,突出“及早”“精准”两个原则,抓住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的热度“打铁”,把鼓励激励的效果最大化运用;坚持“开门定规”,让考核对象参与“出卷”,在划好考核大纲的情况下,让34家牵头单位提出指标设置建议,在2轮广泛征求意见、3次集中讨论的过程中“出题填空”;构建反向评价和意见申诉渠道,通过双向考核、个别听证让考评对象心服口服。
事中抓管控,保证有成效。充分发挥平时管控职能,以过程推进保年度结果。深入开展“主体承办、月度会办、双月督办、季度推进”四大过程性推进机制,在关键时间节点“敲敲钟”。一季度重点看各项工作是否实现了“开门红”;二季度重点看任务推进能否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三季度安排预考核找差距,重点看是否能预期完成好省、市各项考核任务。横向上,对标兄弟县区,聚焦工作差距;纵向上,分析指标运行态势,找准进位空间。用好监测提醒、“红黄蓝”预警、整改交办“三单”,把情况掌握在日常,把问题解决在平时。
事后抓整改,保证有提升。重点改变落后者“应付一整年、难过一阵子”的健忘心态,将综合考核奖优责劣的导向一以贯之。坚决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延伸追踪、督促整改、力求实效。坚持以问题整改推动平时考核,对列市考核后进位次的6家单位、县内考核后3位的单位列为重点跟踪对象;践行“一线工作法”,打造日常管控“面对面反馈”工作机制,让后进者自查、让评判者点题,一对一诊断研判、沟通交流,通过查准问题、定准方案,推动考核向增效延伸,让考核结果在提升改进工作中实实在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