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沭阳县积极创新举措,把对干部的分析研判贯穿考察全过程,为组织上准确发现干部、了解干部、识别干部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强日常研判,组织部门“成竹在胸”。把对干部的了解,由专项考察向日常分析研判拓展,变“临阵磨枪”为“日积月累”。利用日常考核、工作调研、座谈交流等机会加强与干部全方位接触,近距离了解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组织协调等方面能力以及推进工作的思路想法。向综合目标考核、条线考核等部门广泛搜集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情况,多角度分析干部,为干部考察提供重要佐证。
创新考前预判,考察组“有的放矢”。每次干部考察前,都认真制定整体工作方案,对有特殊情况的考察人选“私人定制”具体考察办法,确保考察措施得当可行。考察开始前,组织专门考察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具体考察方法,指出应注意事项,并就个别需着重了解的情况加以强调。考察组成员在接受专题培训的基础上,提前了解被考察对象的自然简历、分管工作等情况,考察针对性显著提升。
注重考中细判,考察结果“一针见血”。在被访谈人员选择上,除《条例》规定范围外,重点引入被考察对象的分管领导、被其分管人员、服务对象、身边工作人员接受访谈,引导知情人说知情话。突出实地了解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到重点工程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一线开展随机了解,直接听取群众对考察人选的意见。把与考察对象的面谈作为重要手段,详细了解其自我评价、工作体会、发展思路等情况,并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询问核实。在此基础上,要求考察组形成特点鲜明、见人见事、缺点清晰的考察材料,为县委使用干部提供准确参考。
推动协同联判,考察对象“良莠毕见”。把目光从工作圈向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聚焦,探究干部最真实一面。充分运用干部监督进社区工作成果,将日常收集到的信息与干部考察结果进行比对,对有疑问的择情开展家访、邻访,广泛了解情况。加强与纪检、信访、公检法等干部监督联席机制成员单位的信息联系,广泛收集干部在勤政廉政、行为自律等方面的信息,切实加以分析运用。对在考察中发现的任何细小问题均严肃对待,通过联席机制迅速验证,让干部考察“过滤筛查”作用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