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渠道,促进大学生村官多样化发展,沭阳县在综合研判基础上将大学生村官分为“扎根服务型”、“创业富民型”、“行政管理型”和“专业技术型”等四种类型,并深入实施“授渔计划”,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以此促进大学生村官精准分流。
聚焦能力提升,培养一批扎根服务型人才。实施常态化教育培训,依托“苏北大学生村官培训学院”、大学生村官培训实践基地等载体,建立大学生村官“点单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实施多岗位实践锻炼,根据大学生村官各自特长,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分类别、分批次选派大学生村官到经济、招商、帮办、信访等重要岗位培养锻炼,帮助他们解放思想、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施多层次帮扶培养,建立由乡镇主要领导、驻村干部、村(居)支部书记、村(居)民代表联系1名大学生村官的“4+1”培养帮扶机制,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保姆式”帮带锻炼,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他们的农村工作能力。
强化技能培训,扶持一批创业富民型人才。充分利用县、乡两级创业培训基地,根据村官创业需求,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精心培养创业人才。开展创业技能培训,邀请省、市相关专家组建讲师团,通过网络培训、观摩考察、专题讲座、创业论坛等方式,帮助他们迅速掌握创业技能,由 “菜鸟”向“专家”转变。开展创业政策宣传,邀请市监、财政、农技等部门就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在注册登记、证件办理、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出台的优惠政策进行解读,确保村官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开展创业指导,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导师制度,邀请创业能人、知名企业家担任大学生村官创业导师,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让大学生村官借鉴创业经验、整合供销资源、提升创业层次。
开展学习辅导,分流一批行政管理型人才。注重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大学生村官抱团互学、结对促学,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体学习,互相交流应试技巧和面试经验;开设“村官自习室”,为大学生村官学习备考提供良好场所。注重搭建学习平台,通过QQ、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和招考信息;通过开展“每天一练”、“每周一考”活动,鼓励大学生村官利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以此巩固和提升学习效果。
加强双向沟通,选聘一批专业技术型人才。对自行择业的大学生村官,该县在了解其就业意向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村官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组织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会,为企业与大学生村官搭建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平台,消除大学生村官与用人企业之间的沟通障碍。对县内知名企业的急需人才进行梳理汇总,安排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到企业进行适岗实习,提高大学生村官与企业岗位的匹配度,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