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聘“乡村振兴新村干”到村任职工作以来,沭阳县从培带、锻炼、富民、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让新村干快速融入农村,建功乡村振兴。
一是在“培带上”下功夫,让新村干融入新角色。将新村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观摩学习和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为新村干“充电蓄能”。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开展任职集体谈心谈话会,乡镇党委书记为新任职人员解疑释惑,传授经验,鼓劲加压。建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两委”负责人、本村创业能手与新村干“四帮一”机制,形成了镇领导教着干、村干部领着干、新村干学着干的联动培养模式,手把手指导和帮助新村干尽快适应新环境,尽早进入新角色。
二是在“锻炼上”下功夫,让新村干提升新本领。建立跟班学习制度,入职前一个月定为“跟班学习月”,结合专业特长,发展意愿,分类别、分批次安排新村干到专业对口的部门或经济一线、招商一线、帮办一线、信访一线重点培养锻炼,为到村任职打好基础。到村任职后,明确参与“三务公开”、农业结构调整、“三进三帮”、矛盾纠纷等工作,通过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急难险重任务提高素质和工作能力;对综合素质高、农村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的新村干,在本村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逐步让其担任“实职”,接受更多锻炼,先后有3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会计职务。
三是在“富民上”下功夫,让新村干服务新农村。明确要求新村干到村任职第一年100%参与创业,利用“花乡先锋”微信公众号推送新村干身边创业典型11期,激发创业热情。针对新村干创业初期缺资金、融资难等问题,推出“金种子创富贷”贷款业务,为35名新村干贷款763万元。探索建立“大户+基地+新村干+低收入农户”、挂职村干部 “抱团”等多种创业模式,其中新河镇李敏、王旭等人合办闲人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被选为全国电商扶贫工作现场会观摩点。
四是在“管理上”下功夫,让新村干树好新形象。制定了《沭阳县本土大学生挂职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对新村干实行双重管理,乡镇场(街道)党(工)委如因工作需要对挂职村干部进行职务调整的,需提前7个工作日报县委组织部审批。严格挂职村干部在村工作纪律,任何单位不准“截留”。同时,创新开展新村干“一月一承诺、一月一述职、一季一考评、一年一评定”制度,让新村干的承诺亮出来、实绩晒出来、服务比出来,树立好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