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豫区通过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任职方式,推动年轻干部在生产生活一线、事业发展前沿“摔打磨练”。
公开岗位“选准苗子”。根据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需要,每年在全区村(社区)中安排部分党组织书记岗位面向年轻干部选派。在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基础上,通过竞职演说、组织考察、潜质评价方式确定初步人选,同时充分尊重干部和乡镇(街道)意愿,采取“双向选择”确定选派对象。截至目前,先后集中选派30名干部任振兴村“振兴”书记,22名干部任村(社区)支部书记,83名干部任小区“第一书记”。
强化管理“压实担子”。被选派到村(社区)任职时间1—3年,任职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纳入村党组织书记统一管理,接受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双重考核。同时制定出台管理办法,按类别明确村(社区)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个方面不同的发展要求和任务。对未能完成目标任务、考核排名靠后或所任职村党组织被评为“三星级”及以下的书记,予以免职,并由组织部门另行选派。
跟踪培养“指好路子”。明确乡镇党委主要领导作为到村(社区)任职年轻干部的成长导师,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指导日常工作。搭建沟通平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论坛”活动,邀请乡镇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与年轻干部互动交流,提升处理村(社区)事务能力。同时,组织部不定期派员参加所任村(社区)党员“统一活动日”,列席“两委”班子会议,了解其工作和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解决干事创业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