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以分类思维推动干部能“下”真“下”

时间:2025-07-06 00:00 作者:XXJBW.COM 字数:1107字

为推动干部“能下”落到实处,2017年以来,沭阳县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科级干部问题行为管理数据库”(简称“待下管理库”),通过划定标准、精准研判、跟踪管理,让干部下有所据、下有所别、下有所望。目前,全县先后有24名科级干部“入库”,11人被免职或降职使用。

“硬杠杠”与“软指标”相结合,让干部“下有所据”。在“三评六访六核”(一把手评、班子互评、群众评;访分管或挂钩县领导、单位一把手、班子成员、分管部门下属、村居干群代表、所住小区物业和居民;核实单位实绩排名、分管工作排名、亮点工作、奖惩情况、所驻村居实绩、信访反映)考准干部实绩的基础上,将违纪违法、重大工作失误、关系全局核心指标落后等3类情形确定为“下”的“硬杠杠”。同时,将能力不胜任、作风不过硬、状态不适宜、自律不严格4大类14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确定为“软指标”,结合单位上报、实绩考核、民主测评、德的考察等情况,确定“下”的初步人选,以组织谈话形式通知本人,纳入“待下管理库”。

“立即下”与“缓期下”相结合,让干部“下有所别”。探索制定干部“下”的操作规程,对触碰“硬杠杠”的,直接启动“下”的程序。对触碰“软指标”的,按照“让干部改正比让干部下去更重要”的思路,采取“四步工作法”,先书面提醒并设定3个月“整改期”;到期后未整改到位的,进行诫勉谈话,再给予2个月“观察期”;到期后开展民主评议,对问题整改不到位或无明显好转的,给予降免职处理;对整改到位、获得单位上下认可的,及时安排“出库”,纳入常态管理。2017年有3名干部经整改到位被安排“出库”。其中,1名乡镇副镇长因考核倒数“入库”后迅速调整工作状态,在半年考核中分管工作上升15个位次,被安排“出库”。对“观察期”结束仍无明显起色的,及时启动“下”的程序。

“补不足”与“重起用”相结合,让干部“下有所望”。对“下”的干部,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分析不足,指出努力方向,避免“一下了之”。对因能力不足“下”的,安排参加学习培训,帮助提升工作能力;对因经验不足、状态不佳“下”的,提供合适平台,帮助补齐短板。经一段时间培养考验,进步明显并经组织考核认定符合使用条件的,择机给予重新使用的机会。2017年,4名曾因工作不力、考核落后“下”的干部在后续工作中实绩明显而获得重用。其中,1名乡镇党委书记因项目推进不力被调整到县直部门任副职干部后,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中荣立三等功,于2017年12月被重新安排到乡镇担任党委书记。在组织宣布任职决定时,其激动地说:“当时被免职的时候,以为今后就这样了,没想到现在还有重获起用的机会,自己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干好工作,绝不辜负组织期望。”

沭阳:以分类思维推动干部能“下”真“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