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豫区基于“勤于思考、敢于争先、勇于担当、善抓落实、严于自律”干部五种特质要求,围绕“选育用管”四个环节,不断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着力打造政治过硬、素质过硬、纪律过硬的干部队伍。
精准化选拔干部。以“四个一线”为导向,近距离、面对面识别干部,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农业农村等主题组织召开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干部座谈会,通过“一对多”方式“面试”干部,全面了解干部思想、能力、性格、阅历等差异,为干部“画准像”。结合宿豫干部“五种特质”要求,编制《干部潜质考察评价分析表》,对干部思考的能力、争先的业绩、担当的表现、落实的成效、自律的情况等五个方面按照“优秀、良好、较好、一般”四个等次进行评价,形成“一表五单”的干部考察结果,确保干部选拔科学化、精准化。2017年,133名潜质综合评定情况良好以上等次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专业化培养干部。分类梳理适合财政、金融、经信、发改、商务、交通、水利、住建等专业性要求较高部门岗位的干部信息,建立专业型干部库,推行专业化培养。采取“双向挂职”方式,选派专业型年轻干部到对口部门挂职、任职,2017年共推动乡镇机关和区直单位之间近20名专业型科级干部开展交流。利用“宿豫区干部夜校”,由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工作需要和干部需求进行点对点下单,积极申报或承办专题培训班,不断强化干部专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截至目前,豫新街道、区住建局、区政管办分别围绕“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加强项目管理 减少工程事故”“政务服务礼仪标准”各承办1期夜校培训。
差别化使用干部。根据干部的性格、能力、阅历、气质、特长等差异性特征,调整干部至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对财政、金融、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门进行班子专业化优化配置,将专业型干部放到专业岗位和基层一线锻炼。针对年轻干部,实行“墩苗式”“压担式”培养使用,积极引导年轻干部到乡村基层、招商建设、信访维稳、重点工程等一线岗位“墩苗”成长。2017年集中选派13名年轻干部任乡镇扶贫专干,29名年轻干部任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
多维度管好干部。紧扣从严治党新要求,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立足抓早抓小,严格监督干部。完善“小微问题库”管理机制,通过来信、来访、来电、网络问政、干部监督台等全方位监督渠道收集干部小微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深入开展“三超两乱”专项整治,将干部监督严在日常、抓在重点、落在实处。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关心爱护干部,对干部进行任前谈、日常谈和退休谈,谈思想状态、谈工作情况、谈学习生活,全面了解干部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干部进行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支持和生活上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