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聚焦基层基础,在硬件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上精准用力,推动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一是硬件建设标准化。全县480个村(社区)全部按照满足党员日常活动需要、公共事务处理需要、服务群众生活需要的标准,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强化阵地保障。营造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文化氛围,通过设立党员风采录、党员提示语、合格党员十八条等,将服务功能与党建文化元素相融合,提升服务阵地整体形象。建立村干部报酬保障机制,按照农村党组织书记2500元、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3000元的标准确定基本报酬,其他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按书记的60%—90%确定,并根据年度实绩考核排名确定村干部绩效报酬,最高为基本报酬的100%。2018年全年将支出村干部报酬8647.44万元,比上年增长25%。
二是制度建设标准化。制定支部工作责任清单,围绕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组织生活开展等6个方面制定30条具体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出台《沭阳县村(社区)干部勤廉行为规范》,通过建立一份勤政档案、签订一份勤廉承诺、组织一次履职评议、建好一支监督队伍、开展一次任前谈话、编印一套廉政读本等“六个一”规定动作,提升村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确保群众随时到党群服务中心都由村干部接待。定期召开村书记述职会、党群议事会、村务监事会、乡镇驻村服务组联席会,通过汇报工作落实情况、梳理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将目标任务项目化、标准化,推动各项工作有需落实。
三是思想建设标准化。在重要精神随时学习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党员统一活动日制度,每月20日以支部为单位集中开展党员统一学习,推动学习时间标准化。每月学习活动开展前,通过支部微信群向全体党员发布学习计划,对党员的学习困难释疑解惑,促进学习内容标准化。创新服务载体,组织开展“高扬党旗亮身份、为民服务展风采”主题活动,通过组织亮党旗、党员亮身份,开展为民服务,推动党员学起来、亮起来、做起来、赛起来,共发放4.5万张共产党员户标识牌,粉刷480面身份墙和先锋榜,并结成了1923个党群帮扶对子,让支部发挥作用实现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