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泗洪县坚持多角度、多维度了解分析干部,做实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工作,为精准科学调配干部提供依据。
拓展信息渠道,全方位扫描,广度研判。建立乡科级领导干部实绩档案,每季度采集一次全县目标综合考评、重点工作考核情况,及时了解干部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阶段性工作推进情况、分管工作排名情况。建立领导干部综合评价档案,每半年开展一次干部综合评价工作,采取公开述职、群众测评、个人自评、领导点评、县乡互评等方式,实行百分制测评、数字化排名,了解干部工作状态、工作成效和工作作风。建立“九位一体”干部监督档案,坚持每月采集、季度联席,实现纪检、公安、检察、法院、审计、信访、金融等部门信息共享,为研判提供数据支撑。
延伸考察触角,近距离了解,深度研判。向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延伸,考察前全面了解各单位涉法、涉诉、涉访等情况,带着问题深度访谈;书面征求并尊重上级业务部门、县党政分管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见,赋予不同群体对干部选用的建议权。向日常经常延伸,推行组工干部全员了解干部制度,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经常参加单位每周工作例会,近距离考察干部工作状态;通过列席各单位民主生活会、到各单位调研座谈,主动上门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和存在问题。向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延伸,走访重大项目、民生工程、服务对象,掌握干部工作实绩、工作作风、群众口碑;走访家庭、社区、邻里,多渠道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的德行表现。
立足精准选用,多维度分析,准度研判。班子整体主要分析结构、运行等方面,既注重专业型干部的刚性需要,又考虑性格、气质、专业搭配和岗位匹配度的软性要求,重点指出存在问题或不足,提出优化方向和建议。干部个体主要分析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履职能力、工作实绩、人岗匹配等方面,注重对近3年干部工作实绩、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等关键数据的线性分析和走势分析,通过横向、纵向比对,不断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岗位空缺主要分析岗位职能、专业要求,细化选人的标准和条件,重点选配、专业管理,将专业型干部用在合适的岗位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