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洪县不断探索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方式,建立“1+1”科学考评体系,考准考实干部现实表现,为鼓励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提供科学依据。
实绩+评价,全方位了解干部。单位层面,根据不同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发展定位,将乡镇分为城市功能类、生态涵养类、田园综合体类,差异化设置实绩考评指标。个人层面,为全县400余名科级干部逐个建立分工备案清单,将扶贫开发、社会稳定、镇村建设等39项目标综合考评指标具体到人头,年底作为实绩认定的依据。建立“三方共评”机制,单位主要负责人评、重点考察干部大局意识和执行能力,群众评、重点考察干部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班子成员评、重点看干部配合意识和协作能力,全方位了解德能勤绩廉表现。
量化+排名,科学化比较干部。在干部实绩考核和三方评价中,实行百分制量化打分,建立统一评分标准,让分管不同工作干部的实绩得分有可比性。比如,县农业和扶贫部门在分别对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打分时,统一按照90分以上不超过5个,80分以下不少于5个的比例进行打分。采取工作实绩占40%,单位主负责人评价占30%,群众评价占20%,班子成员评价占10%的“4321”比例计算综合得分,把全县所有干部放在一起比成绩、排座次。
反馈+运用,大力度激励干部。实行考核结果面对面反馈机制,制作考核结果成绩单,分类反馈综合得分、实绩得分、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情况,由组织部门面对面交到副职干部本人手中,帮助其准确定位工作表现,查补短板。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去年乡镇考核排名前20名的干部中,有16人被提拔重用,树立了鲜明选人用人导向,营造有为者有位的良好环境。比如,一名乡镇人大主席,分管招商引资、大众创业和创特色工作,工作敬业勤恳,敢试敢闯,面对农村矛盾问题敢于上前、勇于担当,虽然列入考核的工作实绩排名中等,但单位主要负责人、群众和班子成员认可度高,排名均为第一位,综合排名全县13名,被提拔重用为乡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