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选派首批科技镇长团以来,宿豫区创新“四同”工作法,鼓励团员致力于消弭科教资源与区域发展之间的隔膜,深入区域主导产业,在人才配置、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等环节与高校、企业、政府建立密切联系,助推产业升级。
组织建设与团队建设同步推进。推进党建工作与镇长团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成立科技镇长团临时党支部,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定期开展支部活动,不断增强团员向心力、凝聚力,确保临时党支部发挥作用“不临时”。为每名团员选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理论书籍,加强团员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团员集中学习省“人才十条”、市“人才十二条”、“科技四十条”等人才科技政策,打牢工作基础,实现“党建”“团建”同步推进。
校地走访与平台搭建同声相应。建立科技镇长团“1+3+5”工作制度,结合区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开展校地走访,搭建起高校企业对接桥梁。紧紧抓住平台建设这一创新关键支撑,依托后方高校资源,推动产业技术研发平台落地,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通过团员引荐、联合招引等互促共进形式,先后赴兰州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14所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政产学研对接活动,成功签署校地校企全面合作协议19项。
招才引智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开展“企业调研月”活动,覆盖区内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摸排技术难点,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广泛邀请院士、“千人计划”专家、领军人才和科技镇长团后方单位领导专家等百余人次到企业现场“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实现企业与专家精准对接。去年以来,共协助企业引进省“双创人才”3名、市区级产业领军人才11名,帮助解决企业发展技术难题36个,提出产业升级建议71条。
管理考核与服务保障同相互驱。出台管理服务办法及绩效考核办法,健全目标管理、日常管理、资金管理、考核激励等具体事项,将考核结果与津贴工资挂钩,评选“月度之星”,对在产学研对接、人才引进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团员予以表彰奖励,激发团员工作积极性。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团员制度,定期会办解决团员医疗、子女入学等生活问题。近年来,先后有1名团员由挂职转为任职,3名团员留宿创业,8名团员留任挂职,10名团员与宿豫企业保持长期联系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