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立足抓早抓小,严格干部日常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建立干部“负面信息库”,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事后惩戒为事前防范,严防干部“带病提拔”。
多渠道采集,让信息“来之有据”。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行一月一报做法,纪委监委、公检法、审计等9家单位定期向组织部门书面报送干部违法违纪、经济责任审计、信访举报、失信行为等负面信息。在居住科级干部15人以上的10个社区开展干部监督进社区工作,设立公示牌,公开领导干部姓名、职务、电话、照片等基本信息和监督电话,接受群众举报。综合运用谈心谈话、年度考核、民主测评、民主生活会等途径,收集干部的负面信息,为科学研判打下基础。今年以来,采集到75名干部84条负面信息。
综合性管理,让信息“录之有方”。实施负面信息一人一档、分类管理,按照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洁自律、遵规守纪等5个方面进行分类,安排专人及时录入。实行动态管理、退库机制,每月末更新库中信息,对苗头性、轻微性问题,经提醒后1年内未再发现类似问题的,从库内清除;对有较大负面影响,或多次出现类似问题的,确定3年跟踪管理期,到期后,经纪委监委、公检法司、组织、信访等部门确定无影响后,方可移库;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实行特别管理,处分影响期满后,连续3年年度考核优秀的,可以移库。
精准化研判,让信息“用之有道”。健全负面信息综合研判机制,组织部门定期会诊辨析,将每条负面信息按照严重程度高低标注为“红、黄、蓝”3种等级,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对标注为“蓝色”、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对标注为“黄色”、存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函询了解;对标注为“红色”、存在虽构不成违纪但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诫勉谈话。今年以来,已对67名干部进行蓝色提醒,对8名干部进行函询,1名干部因诫勉延缓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