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阳县不断优化扶贫干部队伍“建、育、用、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奏响脱贫攻坚“进行曲”。
抓好党建,奠定扶贫“曲调”。发挥“党建+”资源引领作用,建立“领导联乡包村帮扶、乡科级干部挂村帮扶、党员干部联户帮扶”三级帮扶责任体系,将党建精准扶贫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提升扶贫干部履职尽责意识。采取“支部+家门口就业”、“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等模式,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36个,引领农户创业就业。依托32个创业示范基地、43个电商培训站和238个村远教站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3.5万人次,提升群众脱贫能力。
建好队伍,编写扶贫“乐谱”。选派19名敢担当、肯吃苦、有能力的乡镇干部担任扶贫分管领导,并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1名扶贫专干。为全县各村居选派238名乡科级领导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遴选122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驻村发展指导员,选聘232名扶贫专员,全面充实村级扶贫力量。强化实绩考核,紧盯各级扶贫干部责任落实情况,推动扶贫干部队伍更好地履职尽责。
育好力量,奏强扶贫“强音”。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县 “7+N”精准培训工程重要内容,全面加强扶贫干部理论素养。开展党员创业对标竞赛、支书领头调结构“五比五赛”、扶贫知识竞答等活动,提升干部群众整体技能水平。搭建包含脱贫攻坚在内的“五大赛场”,动态设置省定经济薄弱村帮扶等锻炼岗位,将优秀干部放到扶贫一线经受实践锻炼,培养懂基层、解民情、有能力的扶贫干部。
用好干部,演绎扶贫“和弦”。加大“三项机制”推进力度,根据干部适岗能力、工作实绩、考核排名等情况,及时对扶贫干部进行“能上能下”调整。对表现优秀、积极上进的干部,调整到脱贫一线交流或重用,对于工作不力、考核落后的干部,通过降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或调离岗位等方式,倒逼干部担当作为。近年来,全县共提拔扶贫一线干部23名,对5名不胜任干部予以岗位调整或转任非领导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