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推行以来,沭阳县积极作为,一方面确定5大类12种“下”的情形,畅通了干部“下”的渠道,另一方面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理念,不随意“抛弃”任何一个“下”的干部。
——分类施策,防止干部简单“一下了之”。对不适宜担任现职、需要“下去”的干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一人一策,并尽可能征求相关人员意见。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对提出调整到其他单位的尽量予以考虑,避免其背上历史包袱。对因年龄、身体、家庭等特殊原因“下”的干部,根据其能力特长尽量安排到能够照顾身体、照顾家庭的岗位,解决其后顾之忧。
——注重引导,不让干部“下”了再“掉队”。对于“下去”的干部,由组织部门逐个开展谈心谈话,使其明白组织上对每一名干部都是公平的,无论上还是下,都饱含了组织的关心和爱护,促使他们正确对待个人进退去留。对于非因个人特殊原因“下”的干部,组织部门主动上门,帮助找出工作上存在的差距,查找工作落后的原因,并结合自身长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送上培训,为干部今后的“上”积蓄能量。将非因个人特殊原因“下”的干部全部列为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对象,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和信心重塑。积极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和案例教学,帮助“下”的干部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批开展拓展训练,帮助“下”的干部养成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性格品质,努力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重新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