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创建“小村监事会”有效破解农村发展三

时间:2025-07-06 00:00 作者:XXJBW.COM 字数:1390字

今年以来,泗阳县围绕“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创新组建“小村监事会”,参与决策、参与监督、参与管理,代表群众主动寻找问题,化解问题,有效破解农村发展三重难题,实现群众、村干部、基层党委政府三方面满意。目前,全县226个“小村监事会”已监督2500余起村级重大决策事项制定与落实,成功调处化解信访积案3700余起,实事求是推动增评低保户2256户,无阻力完成平坟还田任务,助力流转土地13.56万亩,村民满意度达99.5%。

明确三条选人标准,化解基层干群“信任危机”。针对当前农村矛盾较多、群众诉求较多、信访问题较多引发的干群关系紧张和村干部“信任危机”问题,泗阳县明确“小村监事会”三条选人标准。一是公道正派,敢于监督,群众基础好,威望较高;二是与村“两委”成员没有任何亲缘及经济利益关系,避免“瓜田李下”;三是有一定经济基础,乐于奉献。每个村居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提名推荐、大会选举,分别从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及村民中选举产出群众认可、公信力高的“小村监事会”成员5名,独立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开展工作。“小村监事会”通过对村务、财务的全过程监督,客观公正反馈信息,给群众一个解释,还村干部一个“清白”,成为融洽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同时,“小村监事会”基于其人员组成的公信力及突出工作成效,衍化成小村“信访局”,获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化解了大量的矛盾问题,让村支“两委”得以腾出更多精力,带领村民谋发展奔小康。

当好三种工作角色,填补转型期农村“管理真空”。针对平坟还田、纠纷化解、财产分配、树木清障等很难单纯从法律制度等技术层面解决的农村常见问题,“小村监事会”着力当好三种角色。一是村务监督员,对村务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督;二是矛盾调解员,利用威望高等优势,协助村支“两委”做好村民矛盾调处、信访稳定等工作;三是发展参谋员,搜集村民诉求,向村支“两委”反馈,发挥连心桥作用。在履行三种角色过程中,“小村监事会”成员基于其德高望重的地位身份,承担了传统“乡绅”角色,依靠个人威望、文化习俗、家族宗法等方式,以“接地气”的本土思维路径,化解农村复杂难题,填补转型期基层“管理真空”,达到“村干部十句话,不如监事会一句话”效果。使得村级土地流转、农业结构调整、低保评议、一事一议等村级中心工作得以顺利快速推进,并让村支两委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出台三项保障制度,有效遏制基层“微腐败”。针对部分村干部施政行为随意性大、村务活动不规范等问题,泗阳县出台三项保障制度。一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民公约,出台《“小村监事会”工作机构章程》,明确“小村监事会”工作职责、任期、流程等;二是由乡镇纪委出台专项制度文件,赋予“小村监事会”“越级”上报乡镇纪委特别权限,形成权力制约。三是县级出台“小村监事会”工作意见,强化工作保障,规定在村党群活动中心配置固定办公场所,与村支“两委”干部同步开展工作,并列席重要会议。“小村监事会”通过对村干部履职尽责和工作作风情况进行常态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反馈村支“两委”或提醒干部个人,倒逼村级决策更加民主科学、村干部办事更加公平公正。同时,“小村监事会”每月对村里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纠正不合理开支,有效挽回经济损失,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打通最后 一公里 遏制“微腐败”通道,实现了乡村善治。

泗阳:创建“小村监事会”有效破解农村发展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