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支部建设中管理不规范、服务不便利、富民无抓手等难题,宿城探索建立“支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聚焦规范,破解“管理混乱”问题。立足规范组织设置、组织生活、阵地建设,落实“一图一表一册”推进机制,全区37家党(工)委分别编制党组织分布图、组织建设推进表、党员名册等。出台《宿城区党的组织生活导则》,规范三会一课、“党员统一活动日”等基本组织生活,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三务”公开质询、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等活动,依托宿城先锋APP、支部微信群等,建立网上党支部,每月开展线上组织生活,743个党支部分别建立挂钩联系机制,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对照“五有七室两统一”基本标准进行功能配置,新建党群服务中心3个,修缮4个,严格执行AB岗、集中办公,卫生保洁、维修保障等制度,定期开展“星级党群服务中心”评选活动,提升阵地规范化建设水平。
聚焦服务,破解“群众不亲”问题。构建“314”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根据党员、群众人数、自然村庄分布等因素,合理设置“村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3级党组织体系;建立1支由村组党员干部、党员中心户和普通党员组成的党员服务队伍,每月固定联系20—30户群众,履行“三务”公开、惠民政策、服务事项宣传、认领解决问题和重点事项和公开质询问题等职责。探索实施城市社区党建C2B模式,33个城市社区成立网格党支部111个,产生党员楼栋长1506名,搭建城市智慧党建服务网,涵盖信息E家、个性服务、社区百事通等三个智慧化服务平台。开展党员先锋引领行动,先后涌现出兴星党员志愿服务队、“亚方责任田”党员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先进典型,在黄河水上救援队建立党员先锋突击队,逐步健全党员志愿服务体系,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富民,破解“致富无方”问题。探索“支部+电商”+合作点(服务站、孵化中心)、“支部+电商”+合作社(龙头企业)、“支部+电商”+协会等党建富民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今年提供540万就业贷款,培育20名红色电商达人、56名红色电商、带动1152名群众就业。以“六抓六促”为载体,鼓励引导村书记带领广大农民调结构促增收,131个涉农村居调整、排定167个“支书领头调结构”项目,其中,有领办项目村居76个,有合办项目村居34个,领办合办超过84%。每年以支部为单位排定1-2个高效农业、全民创业、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生态文化等生态富民项目,鼓励党员创业示范户结对3-5名群众,创办189个生态项目,发挥致富群体的帮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