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县综合协调中心+乡镇服务中心+服务站+村服务点”,四级网络确保服务全覆盖。成立县党群服务综合协调中心,协调县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与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对接,提供党务政务服务;在乡镇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将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等10大类、108个服务小项及办事流程统一编制成册,全部纳入服务内容;取消作为乡镇、村中间管理层级的管区,重新整合建立54个群众服务站,协调乡镇“七站八所”职能进服务站,现场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在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点,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水电气、邮政等社会服务纳入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受理群众代办事项。二是“定点+巡回+代办+领办”,四种方式确保服务全天候。县乡服务中心每天选派1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服务站实行每周三集中办公服务、其它时间巡回服务;村服务点实行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大学生村官、党员“民意代表”周轮值服务制度,确保每天至少1名“代办员”在村服务点值班服务。三是“民意快线+主题活动日+党员驿站+人才服务直通车”,四种载体确保服务有抓手。实施“民意快线”工程,发挥“民意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畅通民意渠道,解决好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党员主题活动日”制度,把学习党的政策理论、传达上级精神、通报重大事项、听取党员意见、开展志愿服务、推进中心工作、召开组织生活会等作为活动内容;建立流动党员驿站(e站),为流动党员提供培训交流、权益维护和政策解答等服务;开通人才服务“直通车”,为群众提供信息咨询、实用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