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宿城区重点围绕权力集中、违纪易发的200余个关键岗位,构筑“数据库+联动网+加油站”的监督关爱体系。
建设数据库,科学划定监督界限。聚焦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建设“勤廉大数据库”,规范监督对象、监督标准、监督内容。开展全区岗位勤廉风险大排查,通过考察组建议、单位申报、组织部门走访等方式,确定交通、扶贫、财政等21个领域的200余个关键岗位为重管对象,纳入“勤廉大数据库”。对入库的关键岗位,编制200余张“权力事项清单”、9大类“负面行为清单”和1100张“权力规范运行样板图”,同步录入数据库,作为开展监督参照标准。以权力运行不规范、履职担当不积极、工作作风不扎实等“亚健康信息”为监督重点,通过按月干部自评、按季干群评议、按年量化排名等方式,采集干部“亚健康信息”60余条,对“亚健康信息”数量集中、性质较重的干部采取提醒函询、批评诫勉、组织调整等处置手段。
织密联动网,多维丰富监督手段。构建组织部门、基层党委、条线部门、干部群众等多方联动机制,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上下联动”,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片分线固定挂钩联系部分基层单位,单位党员干部可向挂钩联系领导反映问题、主动约谈,挂钩联系领导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列席会议在一线了解监督干部勤廉表现。部门联动,组织、纪检、信访等16家干部监督职能单位每季度召开1次干部监督联席会议,会商、推进跨部门干部监督事项,建立日常联系通报机制,明确26项监督信息实行重大信息即时通报和常规信息定期通报。干群联动,规定干部年度“五述”报告、民主生活会问题清单等5项内容必须在单位内部公示公议,开展干部“三访活动”,即到干部所在村居社区访村居干部、访基层群众、访家庭成员,通过普通干部群众参与监督,掌握干部“8小时内”和“8小时外”表现情况。
用好加油站,注重提高监督成效。建立干部勤廉、思想、能力“加油站”,帮助干部预防风险、纠正错误、振奋精神。打造“勤廉加油站”,关键岗位干部出现勤廉风险36小时即时预警纠错,即12小时内向组织部门反馈预警信息,组织部门12小时内制定预警方案,根据方案12小时内实施提醒、函询、谈话等预警措施;打造“思想加油站”,在组织部门、基层党委设立干部谈心谈话室,明确关键岗位干部“状态有起伏、工作有失误、群众有反映、组织有处理”4种必谈情形,将关爱式谈心谈话列入干部考察规定环节,今年来开展关键岗位谈心谈话56人次,帮助干部消除思想包袱、提振工作状态;打造“能力加油站”,挑选30名综合素质较高的老领导和党政一把手组成“导师团”,与关键岗位干部结对联系,定期走访谈心、化解困难,帮助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勤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