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豫区注重从“选、育、用、管”四方面对干部进行全过程跟踪培养,锻造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硬核”干部队伍。
拓宽来源,量化考察择优选。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总纲,统筹做好年轻干部、专业型干部源头储备工作。通过领导署名推荐、单位民主推荐及组织部调研推荐,细梳专业型干部的基础信息,匹配现有专业岗位,强化适岗性评价与分析。此外,开展量化考察,考准考实干部工作实绩,动态掌握干部信息,择优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
一线培养,立足实践强素质。注重从经济发展一线、项目建设一线、乡村振兴一线、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统筹考虑年龄、学历、性别等结构性因素,先后选派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任(挂)职示范村“振兴”书记、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年轻干部任乡镇扶贫专干,并进行跟踪管理、定向培养,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梯队建设。
鲜明导向,鼓励激励促担当。树立选用先进单位优秀干部的用人导向,强化考核支撑,制定《宿豫区乡科级干部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让好干部脱颖而出。开展先进干部典型选树活动,表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优秀干部,坚持按功行赏、不搞平衡照顾,让想干事、干成事的“老黄牛”“急先锋”式干部都能受鼓舞、得褒奖。
创新监管,加强沟通保质效。减持抓早抓小,出台《领导干部“小微问题库”管理暂行办法》,前置监督关口、防微杜渐。创新监督手段,在城市小区设立“干部监督台”,引导群众参与“八小时外”监督。出台领导干部离任继任工作交接暂行办法,厘清工作责任。加强对干部思想变化、工作状态动态管理,加大提醒、函询和诫勉力度,常态开展“咬耳扯袖”,建立函询回复采信制度,对提醒、函询的干部持续跟踪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