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首要关口,瞄准干部政治表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明确政治标准、考准政治表现、强化结果运用,加大对政治不过关干部“下”的力度。
“正反清单”厘清干部政治标准。制定出台党员干部政治建设“双20条”,从正向、反向两个方面对政治标准进行具象化,变政治标准“大概念”为“微细节”,有效破解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难题,使实现政治标准可界定、能评判。正面清单定“标线”,通过提升政治理论修养、严格党内政治制度、增强为民服务意识、锻造过硬纪律作风等20条具体举措,引导培育干部讲政治、重政德、知敬畏、守规矩。反面清单划“红线”,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方面,梳理列出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动摇、政治规矩淡薄等20条负面情形,让干部及时对照检查、反思警醒,常照镜子、常正衣冠。
“四考四看”考准干部政治表现。坚持在工作实践中,对干部政治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评价,通过多角度、全方位“扫描”,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干部政治表现。平时考核看状态,结合谈心谈话、走访调研、巡视巡察、信访举报、参加民主生活会等方式,了解掌握干部一贯政治品质和素养。任前考察看表现,通过“五进五访”走进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采取正向测评与反向调查相结合、“听其言”与“观其行”相结合,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一线考核看担当,深入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着重掌握干部在关键时刻的立场、态度和表现,用事实事例佐证和评价干部的政治担当和干事本领。年度考评看印证,充分发挥各种考核机制叠加效力,通过年度综合考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印证干部政绩政德,防止干部政治“画像”轮廓模糊、千篇一律。
“分类定级”用好政治考核结果。建立干部政治表现负面信息库,对考核考察等多种渠道收集的负面信息,依据问题情节进行分类归档、定级管理、动态更新,重点记载反映干部不良政治表现的活素材、实例子。综合运用政治考核考察结果和负面信息库“大数据”,建立干部政治标准“分类定级”机制,将干部政治表现评定为三个等次。对评为第一等次的适时提拔重用;对评为第二等次的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促其补强政治能力上的短板与不足;对评为第三等次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决不用,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节严重的,视情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去年以来,先后有5名干部因政治表现不合格被降免职或调整为非领导职务,3名被取消推荐提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