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以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方向,通过清单化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网格、精品化打造品牌,为构建“党社联建、多元共治”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清单化服务项目。成立45个社区“大党委”,166名社区工作者和驻区单位党务工作者共同担任“大党委”兼职委员。每年初由社区党组织向辖区内居民发放社区服务项目“需求清单”,向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集中征集一次服务项目“资源清单”,整合两个清单列出社区为民服务“项目清单”,并将服务项目安排落实到具体的社区工作者,建立落实“责任清单”。每月结合党员统一活动日由社工负责联络召开一次“大党委”联席会议,共商社区服务项目推进工作,充分发挥社工一站式服务的纽带作用。今年以来,通过实施“项目化”运作,已征集设立为民服务项目93个。
二是精细化管理网格。会同政法部门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全县共划分网格349个,每个网格设立一个社工工作站,推行全科社工制度,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实行“一站式受理、全科式服务”,减少坐班时间,推动社工全部沉入责任网格,工作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当好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舆情监督员、民生服务员。沭城街道东园社区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有人管理、有人服务”的原则,将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13名社工全部下沉到网格中,并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配备社区网格员、物业网格员、志愿组织网格员加社区民警,形成“五位一体”的网格管理主体,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一线管理微服务模式。
三是精品化打造品牌。将社工服务与各社区传统文化特色、党建工作等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确定社工助力党建提升、社会治理、提升服务水平的23项重点工作任务,开展城市党建“一社区一品牌”创建工作,推行全面过硬、富有特色的“党建+社工”服务。沭城街道圩东社区以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为主体,成立“红色社工志愿服务队”,固定每月2号为志愿者活动日,通过设立志愿服务热线、划分志愿服务片区、开展志愿服务同心圆活动等,不断提升社区群众幸福指数和获得感,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者无不交口称赞。目前,已涌现出“红色社工志愿服务队”、社工关爱“红黄绿”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社工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