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四张清单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社区精准率。
按需定制“需求清单”。每年初,由社区党委负责牵头社区网格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等以登门拜访、发放征求意见表、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集中征集一次社区服务项目,以有效避免社区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征集到的社区服务项目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类别、服务时长等不同种类进行有效整合归类,汇编形成居民年度“需求清单”。今年以来,该县45个城市社区共计收集各类居民需求近万条,平均每个城市社区200条左右。
共建共享“资源清单”。为力求服务项目精准化配送,各社区党委根据征集到的社区居民“需求清单”,积极依托各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自身资源和优势,梳理和整合能提供的,受居民欢迎的便民服务项目,由社区党委安排专人做好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避免造成服务资源浪费。目前各城市社区已基本形成包括社保卡激活、家庭医生签约、移动电信套餐办理、邮政蓄信贷、银行普惠金融等各类服务项目近60余种,形成社区服务“资源清单”,真正实现各类资源服务直达社区、贴近居民。
集中配置“项目清单”。各社区党委通过对征集到的居民服务“需求清单”和驻区单位及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资源清单”进行有效整合,列出社区年度为民服务“项目清单”,供社区居民按单索需。目前,仅该县沭城街道南关社区就罗列出党的建设,社区治理、环境整治、教育医疗、文体活动,社保服务,民政优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以及需政府帮助办理的其他各种服务事项等,共计18大类,100余项社区年度为民服务“项目清单”,用于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细化落实“责任清单”,各社区党委牵头建立为民服务“项目清单”工作落实责任体系,将各项服务项目安排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责任分工,报街道党工委和各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备案。并将各责任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印制成宣传小页分发到居民手中,方便群众联系及监督。同时,每年年底,社区党委还将邀请部分受益人、党员群众代表等,对清单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选树优秀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