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城区在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上持续探索,坚持党建引领多元主体,深入推广“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强化协同机制,逐步完善农村新型社区善治样板。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根据村居和社区实际,合理设置党支部、总支或党委,并根据居住状况、产业发展等下设片区、网格党支部,产业及其他类型党组织。立足城乡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撤村并镇等工作实际,依法依规、稳步有序推进区划调整工作。二是加强对社区各类组织领导。规范社区党组织人员和社区村(居)民委员会、物业主体和经济组织等有关人员交叉任职,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鼓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在符合条件情况下担任其他组织负责人。二是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引领。针对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和居住特点,建设初期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动和带领党员群众监督施工质量,建设过程中要稳步有序推进区划调整、优化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设置等,建成入住后,通过党建引领治理、引领发展、引领服务,全面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一是规范公开内容。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常规公开内容,将党务、政务、自治事务和其他相关事务全部纳入公开范围,明确9项定期公开和7项即时公开事项范围,涉及紧急重大事项也可报备公开,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全面增加社区治理透明度,夯实居民参与协同治理基础。二是探索公开方式。乡镇党委、新型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主题等都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来及时公开社区内部治理的各种信息,不断完善传统的宣传栏、意见箱等沟通平台,结合线上和线下公开方式,打破原有信息公开的壁垒,形成具有弹性和动态反应的信息沟通机制。三是完善反馈机制。每月在党员活动日对信息公开内容开展质询,由社区居民代表和党员对公开情况一一质询,特别是经费支出以及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及时跟进反馈进展情况。向乡镇党委定期针对社区信息公开情况、意见反馈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并纳入年度考核,与社区干部考核奖惩直接挂钩,激励担当作为。 建立健全保障激励机制。一是强化资金扶持。区级层面按照每个新型社区不低于50万元的标准加强保障,乡镇财政对社区经费缺口进行兜底,全面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中扬镇先后投入80余万元用于东方花苑小区改造提升,洋北镇先后投入30余万元用于张庄小区基础保障。二是突出人才支持。鼓励社区社会化引进物业公司,也可由村居直接管理,推行村级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主体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特别是选聘优秀返乡兴村“千人计划”人员下沉社区,凝聚村级人才和社会人才助力发展合力。三是突出资源保障。联合挂钩区直部门,加大对新型社区支持,新建社区体育场地10余个,建设体育器材100余件,开展送医下社区20余次,同时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先后从社区产生区、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40余名,全面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
宿城:三项机制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协同治理新发
时间:2025-07-06 00:00
作者:XXJBW.COM
字数:1241字
宿城:三项机制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协同治理新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