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阳县聚焦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不达标,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弱化等问题,通过标准化建设、制度化管理、多元化服务,不断强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真正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员群众愿意来、能办事、离不开的“红磁场”。
标准化建设,扮靓“红磁场”颜值。坚持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省“六个规范化”建设要求,对全县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近年来,累计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46个,改扩建27个,提升113个,着力解决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位置偏僻、面积狭小、功能不全、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围绕功能配套,因村施策,统筹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退役军人服务站等21项功能服务室,集聚便民服务、议事协调、文体娱乐等功能,切实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集约化、最大化。加强牌子乱象清理,严格实行“三减三进”,切实为阵地瘦身、为基层减负。全县共清理功能室牌、制度牌、宣传牌等各类牌匾7516块,不规范命名和设置283处,规范挂牌4758块。
制度化管理,擦亮“红磁场”底色。落实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及跟踪回访等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从严执行值班制度,统一印制村干部《值班日志》,推行值班人员“双公开”制度,设置村干部去向告知牌235块,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利用“视线传真”系统,实时进行在线监督,坚决杜绝党群服务中心“空关化”。严格执行常态学习制度,开展好“党员活动日”“小村说事日”“道德讲堂”等活动,加强党员思想意识教育、常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党员积分管理、评星定级工作,不断提升学习教育成效。
多元化服务,增强“红磁场”磁力。聚焦便民,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服务项目,对村民求助事项实行对口交办、接办,并通过公开栏及时反馈,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聚焦富民,统一配备电脑、电视机等硬件设备,并确保有线电视网、网络宽带网“两网”通达,充分利用远教设备,采取举办专题讲座、聘请农业科技专家讲学、致富能手介绍经验等方式,加强农村实用技能、科技文化、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聚焦乐民,充分发挥党群中心“一室多用”的作用,将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娱乐室及健身室全天候向党员群众开放,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鼓励返乡兴村新村干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促进农村儿童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