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豫区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激励关怀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务实工作举措,全面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在培育上用长劲,提升履职能力。区、乡联动,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和本领能力。区级层面每年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集中轮训,重点围绕强化政治建设、提升发展能力、增强基层治理水平等方面,采取集中学习、外出观摩、村书记论坛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按照“一委两站五岗”设置,分岗分批对其他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专项轮训,让每一名村干部知晓“岗在哪”“干什么”“怎么干”。同时,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三年计划,到2022年底大专以上学历可达95%以上。
在管理上严标准,推动担当作为。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实行“区乡共管”,其他村(社区)“两委”成员、专职工作者和返乡兴村新村干实行“备案管理”。围绕“一委两站五岗”设置,制定村干部履职清单,明确岗位目标,理清岗位职责,实行“部门牵头指导、乡镇条线联系、分岗分级考核”,按季度进行量化考核排名,明确奖惩措施,对排名后的,实行末位淘汰,不断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出台村(社区)干部“七个从严”管理办法,对村(社区)干部从严执行基本政治制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禁酒制度、联系走访制度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村(社区)干部时刻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能力素质,积极担当作为。
在激励上出实招,激发工作活力。探索推行村(社区)干部专职化管理,建立“基本工资+考核报酬+专项工作报酬+发展报酬”的工资体系,其中,基本工资执行“四岗20级”标准,平均每月提高约1000元。同时,为全体村(社区)“两委”成员缴纳“五险一金”,根据考核结果按月或按季发放考核报酬,全面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强化干事创业动力。加强村干部政治激励,加大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其他村(社区)“两委”成员中选拔进入事业编、区属国有企业编工作力度,打破村(社区)干部上升“天花板”。探索建立村(社区)干部正常离任“荣誉金”“星级豫美村干勋章”制度,针对任职满5、10、15、20年且正常离任、未受过党政纪处分的,分别一次性发放荣誉奖和荣誉勋章,不断增强村干部荣誉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