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实干为先导向,泗阳县进一步完善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评价机制,按季度开展考核,着力加强县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分层次评比,亮明“进度差”。将考核对象所在单位分为乡镇(街道)、县直、园区、其他4种类型,乡镇(街道)干部按照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人大主席和副书记、其他副职等层次分类进行考核,对县直、园区、其他等3类单位的干部按照正职、副职、内设机构(中层干部)等层次分类进行考核,并对同一类型单位同一层次干部进行内部排名,亮明同一层次干部之间的差距。通过横向比较,帮助干部对标找差,实现自我突破。
分类别打分,注重“科学化”。考核每季度开展一次,实行百分制量化评分,由县政府办根据干部承担的县重点项目数量、完成情况、形象进度、动态管理等进展情况进行打分,县考核办根据领导干部承担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数量、完成情况、动态管理等情况进行打分。最后,由考核主体单位根据打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最终形成每位干部的季度得分。通过分类别、多角度评分,保障分数的严谨性、合理性、科学性。
分等次奖惩,鼓励“实干家”。按照每季度考核评比结果,对领导干部进行分类排名,按照35%、35%、20%、10%的比例分成“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对评为“好”和“较好”等次的领导干部,干部年度考核实绩得分在原基础上进行加分;对评为“差”等次的领导干部,干部年度考核实绩得分在原基础上进行减分。对于连续多次在季度考核中位列前三名或后三名的干部,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奖惩,让干部“干多干少”有差距、“干与不干”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