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坚持“量”“质”并重、“育”“用”并举,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凝聚县乡合力,通过分类管理、分级施策,不断推动年轻干部培养迈上新台阶。
县乡结对,搭建互学平台。科学建库培养,通过集中调研、年度考核和“无任用推荐”等途径,有效掌握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分层分类建立县乡单位年轻干部的“成长伙伴”库,实行同步培养、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现已入库管理200余人。持续丰富年轻干部“三基两好”行动内涵,推动县乡结对,有效依托重点课题调研、重大项目帮办、交流研讨、文稿撰写等活动载体,帮助县直单位年轻干部拓展视野、脚步向下,切实掌握基层实际,锤炼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动乡镇年轻干部对标找差,掌握更优的工作方法和更扎实的业务本领。
县乡互派,筑牢实践根基。注重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一线淬火历炼、成长成才。充分考虑年轻干部专业背景、年龄结构、工作经历等多方面因素,“一人一策”开展县乡互派挂职历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设计上级机关提升层次、县直单位拓宽思维、乡镇(街道)蹲苗历练、重点任务一线攻坚4个实践历练方向。聚焦乡村振兴、小城市建设、道口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明确要求各接收单位拿出关键岗位、吃劲工作,让年轻干部“扛重活、打硬仗”。2022年以来,先后选取69名优秀县乡机关年轻干部开展为期6个月的互派挂职,在改革发展、征地拆迁、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等急难险重一线岗位赋能充电、快速成长。
县乡交流,畅通选用渠道。常态化开展干部交流任职,细化“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或岗位经历比较单一”“在同一岗位长期任职”“在出生地、成长地任职”等15类情形,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性、轮岗性、回避性、适应性和考验性等“五大交流”方式,防止队伍板结,激发队伍活力。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县直单位年轻干部提拔优先安排到乡镇任职,通过压担培养,帮助其尽快进入角色、挑起大梁;乡镇年轻干部中任职时间较长、表现较好的,优先交流到县直单位任职,以彰显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鼓励激励。2022年以来,共24名县直单位年轻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10名在乡镇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县“两办”、工信局等县直单位领导班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