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四道加法”强化重点岗位干部监管

时间:2025-07-06 00:00 作者:XXJBW.COM 字数:1141字

近年来,宿豫区紧盯“关键少数”,围绕重点岗位干部全过程跟踪、动态化管理,着力提升重点岗位干部监管针对性、实效性。

定岗分级+入库管理,找准监督“切入点”。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重要岗位,出台《关于加强重点岗位干部动态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根据单位性质、岗位类别差异,研判排定重点岗位。系统分析单位共性和岗位个性风险点,分别列明廉政风险一级、二级各10条适用情形。优选各单位组织人事负责同志作为专职监督员,对照“10条”情形靶向摸排、集中上报重点岗位干部信息,梳理建立重点岗位干部人员库。结合职能变动、岗位调整、纪检机构征求反馈意见,动态调整入库范围和入库人员。目前,入库一级廉政风险岗位干部50余名,二级廉政风险岗位干部100余名。

多方参与+联动反馈,扭住监督“发力点”。制定履职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单位、组织纪检、联动部门、个人等主体的监督责任。分领域、有计划开展联审联查,定期征求纪委、公检法、信用办、网信办等单位意见,全面掌握重点岗位干部有关情况,一级风险岗位每季度征求一次,二级风险岗位每半年征求一次。建立组织部门、纪检机构与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专职监督员之间常态沟通联系机制,按照一般负面信息“一月一报”、重要负面信息“即有即报”、重大事项变化“主动申报”的原则,及时有效掌握重点岗位干部违法违纪、借贷纠纷、不良信用、舆情舆论等情况。今年以来,多渠道收集重点岗位干部有关信息50余条。

综合分析+三色管理,把握监督“关键点”。定期梳理汇总重点岗位干部负面信息,按照遵规守纪、职责履行、工作作风、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归类。综合分析、多维考量负面问题性质,按照情节轻重划定“红黄蓝”三个等级,对受到两次党纪政务处分、信访反映较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等情形的干部实行“红色”定级管理,对履职不力、发生问题可能影响岗位职责履行或存在其他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实行“黄色”定级管理,对民主评议排名靠后、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的干部实行“蓝色”定级管理。精准判定赋色后,及时予以“亮灯”提示,落实针对性管理举措,跟踪了解现实表现,视情形进行“调色”管理。

关心关爱+预警提醒,抓实监督“落脚点”。坚持严管与厚爱并举,约束与激励并重,针对现实表现优秀、“辛苦指数”量化评估排名靠前、民主评价担当作为票数集中、日常监督过程中无负面信息的重点岗位干部,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时予以倾斜。对存在负面信息但仍在重点岗位履职干部,由单位出具履职表现研判报告,动态跟踪表现情况。对于存在思想滑坡、松散懈怠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干部,及时谈心谈话、批评教育、预警提醒,问题情形较重的,适时进行岗位调整、线索移交。截至目前,3名重点岗位干部被提拔使用,2名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被免职或调整岗位。  

宿豫:“四道加法”强化重点岗位干部监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