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阳县始终把培育用好乡土人才作为破解乡村人才资源瓶颈的重要渠道,逐步推动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建好库”梳理人才家底。坚持“不限技艺、不论年龄、不讲影响”三不原则,对拥有一技之长的种养殖能手、“土专家”“田秀才”,以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身怀绝技绝活的民间艺人等1200余名乡土人才,按照生态富民型、能工巧匠型、非遗保护型3大类别进行分类建库管理。积极开展拔尖乡土人才选拔培养工作,通过“单位内部公示、条线系统公示、社会面上公示”三轮公示,对申报的292名人才,经过层层审核、层层评选,最终评选出第一层次拔尖人才24名,第二层次拔尖人才105名。
“出政策”强化人才支撑。制定出台《泗阳县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为乡土人才培育提供政策支持。积极挖掘培养各领域种植高手、养殖能人、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对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动群众致富、带强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产生积极影响的乡土人才,推荐纳入市“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范围,并根据人才作用发挥情况,按年度建立能进能出、滚动培养机制。
“精心育”提升人才层次。对选出的129名拔尖乡土人才,按照“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三个类别进行分类培养,通过点单教学、远程导学和现场促学等方式,帮助乡土人才提升技能,积极推荐各类技能大赛和评选活动,入选省“三带”名人2人,“三带”能手7人、“三带”新秀18人。先后举办2期乡土人才“爱国、奋斗”精神教育专题培训班,共有82名“土专家”“田秀才”以及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参加培训,有效引导广大乡土人才弘扬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在各类人才助力下,培植乡土人才示范点19个,新建各类人才项目1200余个,先后开展各类农村农业技能培训200余场次,参训群众达3万余人次,帮助3000余名群众走上致富路。 “灵活用”释放人才效能。在3个乡镇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超市”。通过对各类人才进行摸排梳理,“人才超市”按照“省、市县、乡村、特聘”4个层次,共对9名省委驻泗扶贫工作队和省科技镇长团成员、21名市“千名拔尖人才”和县级部门人才、53名乡土人才及“三带”专家、3名乡村特色产业基地特聘外地人才进行登记,并编制服务清单58条。“人才超市”实行“五单制”服务模式,按照点单、接单、配单、发单、评单等流程为乡村提供人才服务。目前,3个“人才超市”已累计为群众提供生产技术指导300余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45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