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沭阳县积极推进“挖掘存量、培育增量、引进变量、提升质量”四量工作法,持续培育乡土人才队伍,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助力乡村振兴。
一、挖掘存量,摸清乡土人才家底。实施乡土人才“百千万”培养计划,推进“县、镇、村”三级联动“地毯式”排查,摸清全县乡土人才底数,盘活乡土人才资源,累计摸底近100万名镇村人员基本情况,共筛选出优秀乡土人才约2.8万名。综合考量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因素,择优评选出领军型乡土人才135名、中坚型乡土人才846名、基础型乡土人才26909名。
二、培育增量,壮大乡土人才队伍。实施“乡土人才1+5+10+N”领航工程,通过领军型、中坚型、基础型乡土人才的示范带动效应,发挥传帮带作用,将中坚型培养成领军型,基础型培养成中坚型,普通群众培养成基础型,为乡土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并从省内农业科研院所、县乡农技专业人才中选派261名科技村长团,与“科技镇长团”结对,共同为农户提供人才、技术、信息等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带动群众致富。
三、引进变量,激发乡土人才活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发动镇村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在外乡贤、创业精英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从政策扶持、业务培训、专家指导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同时,实施“返乡兴村新村干”计划,重点选任有创业项目的年轻人,为全县435个村(社区)选聘并动态保持4名新村干,目前已有2000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或回村任职,进一步点燃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
四、提升质量,培养乡村治理人才。对乡土人才实施“定制培养”计划,通过讲座、直播、集训等形式,着力提升乡土人才的业务能力、治理能力和致富能力,累计培训乡土人才3万余人次。注重从能力强、素质好、品质优的乡土人才优先选拔进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优秀的可作为村党组织书记人选,真正发挥乡土人才“领头雁”作用。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中,该县共有210名优秀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极大的增加了乡土人才的应用范围,更好的带领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