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宿豫区以高新区成功创成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以“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人才集聚,着力打造人才“高新区”。
坚持产才融合,打造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新高地”。围绕“2+1”主导产业和六大先进特色产业,推动人才、技术、资本、项目“打包引进”。成功举办“‘智’引未来·‘慧’聚宿豫”院士专家宿豫行活动,先后赴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开展引才活动30余次,3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走进宿豫,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通过活动了解宿豫,目前在新材料和食品饮料两大主导产业内,共集聚国内外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人、省“双创人才”22人,吸引了赵青南教授团队、苏航教授团队、漆志文教授团队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在秀强股份、南钢金鑫、阿尔法药业等骨干企业创新创造。
坚持项目为王,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省“双创计划”、市“领军人才集聚计划”等重点人才项目为抓手,加速领军人才集聚。通过“人才政策宣传月”、“人才招引推进月”、“人才项目申报月”、“本土人才服务月”等形式集中攻坚、重点突破。支持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人才引进,加大企业高薪引才、猎头公司专业引才等方面支持力度,探索实施重大引才活动服务外包,提高引才质效。2017年以来,成功入选省“双创人才”2人、省“科技副总”4人、市“领军人才集聚计划”11人。
坚持引培并举,激发青年人才双创“原动力”。实施青年企业家培育计划,分类建立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开设“企业家沙龙”“科技讲坛”“高端培训班”,充分激发企业家在企业转型升级、带动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实施“名校优生”引培计划,通过走进“双一流”高校现场宣传,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提升“名校优生”招引的频度、准度、精度。2017年以来,共引进985、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及普通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135人,入选省“苏北计划”19人,成功申领“购房券”68人。
坚持平台建设,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承载力”。鼓励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合作,引导企业采取自建或与高校院所联建等方式,新建发展导向明确、设施水准一流、精英人才汇集的研发平台,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2017年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团队,与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共建省级院士工作站;年内新增省级“三站三中心”13个。借助市海创园和新材料科技城,打造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创建和获批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海智基地等省级科技平台13个,引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等科技研发服务平台10个,入驻科技孵化项目15个。